解密《唐人街探案2》

作者:

马艳红 孟知颖 李汶阳

  大年初一上映的《唐人街探案2》,在春节期间热映,同时收获了很好的口碑。电影讲述了唐仁为获巨额奖金欺骗秦风到纽约参加世界名侦探大赛。

  电影中的多个剧情引起了影迷们的谈论,最后当医生被揭穿真相的时候,医生却选择了自杀身亡,这也让许多人纳闷,凶手医生为什么突然选择自杀呢?

  有影迷说,电影里面医生自杀是因为他信道,想要成仙,但是里面却又很多的镜头解释了,这只是他心里因素的一部分,更多的则是来自疾病的困扰,今天,就让我们以同样专业的角度,为大家解答医生自杀的原因。

  故事中的医生是一位身患癌症的患者,他在失去妻子后的几年不幸自己也患上了癌症,双重打击让他觉得:自己天天在拯救生命,而上天却对他如此不公,用他荒谬的说法就是,为了能让他拯救更多的生命,他要修炼成仙,而这修炼成仙的代价就是要伤害别人的性命,他白天治病救人,晚上作恶杀人,只为助他的升仙。可这个世界上哪来的什么仙道,长生不老那是传说,生老病死那是自然规律,生病了就要相信科学,一畏的抱怨和凭空的遐想只能扭曲自己的意识,可能疾病的本身并不可怕,而真正打败他的就是自己的思想。为了找出真正的杀人凶手,唐人街神探再次披挂,抽丝剥茧,破解这起神秘的连环杀人案的故事

  当电影里唐仁和秦风去医生办公室搜查线索,在办公室抽屉里翻出了一种名为「Temodal」的药瓶,这是一种治疗脑胶质瘤的药,主要成分是替莫唑胺,对于这种恶性肿瘤除了手术治疗、联合放化疗,都可以延长生存周期,但是电影里这位同仁最终却因为真相被揭穿而选择自杀,我想应该不单单是难以面对真相被揭露后的刑罚,更多的是面对癌痛以及药物副反应所带来的痛苦难以承受。

  据国内最近统计资料显示:我国肿瘤疼痛的病人中仅有不到一半的患者得到有效缓解,而晚期癌痛得到有效缓解的更是少之又少。对于绝大多数晚期癌痛患者所面临的最大痛苦就是疼痛。“痛不欲生”是对这部分患者最恰当的描述。

  近年来,随着疼痛观念的普及,大家对于癌症患者疼痛的关注,使晚期癌痛患者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等多方面得以缓解,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为较大程度的体现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卫生部从2011年开始在全国开展“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活动,包头市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于2012年成为我国首批癌痛示范病房。通过对患者规范化的诊治,加强医院的麻醉和精神药品管理,提高临床合理使用,进一步提升了我院癌痛规范化治疗的水平。我想,如果电影里的那位自杀的医生碰到了胸部肿瘤内科的专家们,或许就不想杀人以求升仙了,毕竟升仙是为了避免癌痛带来的疼痛。

  电影里同样把医生吃的含有替莫唑胺这种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了诠释。唐仁和秦风在公园凶杀案追逐医生过程中,发现他头上戴了头罩,口鼻都做了很厚实的遮挡,这是因为药物其中的不良反应之一就是脱发;在公园凶杀案件现场,到达现场的警察们都在呕吐,女警官以为自己可以幸免,结果过去一看,也吐得一塌糊涂,医生随手递过去纸巾,这是因为替莫唑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恶心、呕吐!医生平时应该吐的更厉害,所以手边常备纸巾,大概就是预防突如其来的呕吐吧;电影最后,医院大楼内的正面交战,当秦风掉下窗户,另外两个人都忙着救人时,医生却没有及时在他们背后捅刀,这是因为眩晕突然发作,这也是替莫唑胺的不良反应,所以他只好躲到黑暗的区域以求自保。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患者得了疾病,却不相信科学,而选择相信神灵迷信,最终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在当今社会,治疗的重点已经不是单单去除身体上的疾病了,心里上的疾病更是关键中的关键。如果,电影里面的医生如果能正面面对自己的疾病,通过姑息治疗、心理疏导,或许就不会走到自杀这个地步了。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目前我国每年新增约160~200万晚期肿瘤患者,每年死亡人数约150万,大部分患者都迫切需要姑息治疗。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或是带瘤生存的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身心功能障碍,更需要进行心理康复治疗。当抗癌治疗无显著临床效果时,则以姑息治疗为主,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起姑息,很多人都认为姑息就是临终前的治疗阶段,然而真正的姑息不但是治疗疾病,更注重解除病痛,以及心理问题和各种症状的治疗,所以“姑息治疗”在癌症的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继WHO对肿瘤工作的“肿瘤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任务改为“肿瘤预防、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姑息治疗”的四项任务。

  包头市肿瘤医院是一家专注肿瘤治疗的专科医院,住院的病人大部分都是肿瘤患者,为了让患者不仅仅能治疗疾病,更能救病人于人生的低谷。市肿瘤医院于2018年1月正式成立了肿瘤姑息康复治疗科。通过患者的症状管理,包括疼痛治疗、营养支持、心理疏导、术后康复等一系列的治疗,可以使抗癌治疗与其他治疗共同进行,达到预防和缓解疼痛的目的,对疾病治疗的过程起到一个正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