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ABOUT US

图片名称

“关爱乳腺健康”之 | “不死的癌症”——非哺乳期乳腺炎

作者:

   通常情况下,大家发现乳房肿块后,往往会慌了神,第一反应就是“不好,是不是得了乳腺癌”?失眠、焦虑、紧张接踵而至。每个女生(包括男生)“胸”中都藏着很多小秘密。
   上次我们讲到“根本没有乳腺增生”,其实那是乳房腺体结构失常,这次我们聊聊另一个问题:“不死的癌症”——非哺乳期乳腺炎。
一、不是哺乳期还能得“乳腺炎”?
   不是哺乳期也能得的乳腺炎——非哺乳期乳腺炎!
   它好发于有哺乳史的30岁以上的年轻女性,是一种发生在女性非哺乳期、病因不明、良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包括了浆细胞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它虽然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常规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多次手术后仍易复发,严重者形成脓肿后可以反复破溃形成窦道、瘘管或溃疡,影响生活质量,对广大女性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
二、为何有“不死的癌症”之称?
   非哺乳期乳腺炎是一种好发于非哺乳期的慢性、非细菌性乳腺炎症,虽然是良性疾病,但因其反复发作、破溃后会形成瘘道、可继发细菌感染、长久不愈的特性,素有“不死的癌症”之称。非哺乳期乳腺炎一般不会癌变。
三、怎么来的?原因是啥?
   其实非哺乳期乳腺炎的病因并不明确,临床更多认为和自身免疫力有关。在外伤、吸烟、泌乳因素、感染因素、雌激素水平等诱因的作用下发病。它本身并没有细菌的直接参与,但是当炎症发展的后期可能并发局部的细菌或者厌氧菌的感染。
四、有哪些症状和表现?
   该病多发生于非哺乳期妇女,非哺乳期乳腺炎的症状包括出现乳房肿块、乳头内陷、乳头溢液、乳腺疼痛,其中乳腺肿块在慢性病变基础上可继发急性感染形成脓肿,终末期脓肿破溃可形成乳腺瘘管、窦道或者溃疡,经久不愈。其中某些症状与乳腺癌症病变很相似,因此容易和乳腺癌诊断相混淆,被误诊误治。因此,一旦发现上述症状,请尽快就医,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自行观察造成延误病情。
五、如何诊断是非哺乳期乳腺炎?
   诊断非哺乳期乳腺炎需要患者详细地描述自己的病史,以供医生分析诊断,在诊断过程中,患者应该提供详细的病史信息,包括发病时间、病情发展情况、乳房肿块的大小、位置、质地等,同时还需要进行乳腺超声、乳腺X线摄影等检查,以确定病变的性质。
六、这种病该如何治疗?
   一般来说,非哺乳期乳腺炎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病程长短等因素,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传统的治疗,绝大多数为手术治疗或者切开引流,以至于患者经受更大的痛苦,创伤更大,病程更长,复发率还增高,痛苦加剧。
   目前,乳腺外二科依据指南共识,结合科室多年来的治疗经验,采取全身抗炎、病灶局部药物注射、手术切除病灶加一期乳房整形的综合治疗方式,这样不仅仅可以做到减少复发,更可以做到通过小切口切除病灶,不影响乳房的美观,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减轻护理难度,使得预后更有保障。
   总之,对于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关键。同时,患者需要积极配合治疗,遵守医生的建议,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以促进病情的恢复和健康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