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贫血膀胱癌患者获救治---市肿瘤医院成功实施抢救性全膀胱切除术

作者:

刘昭 张瑶

  日前,包头市肿瘤医院泌尿外科成功为一名膀胱癌重度贫血患者成功实施抢救性全膀胱切除手术。

  

 

  患者李大爷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症状已有两年,平日血块阻塞排尿时尿痛症状明显,但由于身体和家庭原因一直未进行系统治疗。

  今年9月,李大爷血尿症状加重,并出现饮食差伴重度乏力症状,曾就诊于多家医院,虽经输血等对症治疗,但因其77岁高龄、长期尿血及肿瘤消耗、血尿症状及周身情况无明显缓解,病情仍然不断恶化,患者及家属身心备受打击。

  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李大爷来到包头市肿瘤医院就诊于泌尿外科。入院时,检查血液指标显示重度贫血,同时生化提示患者低蛋白、肾功能不全,膀胱持续冲洗为鲜红色。当时已是傍晚,泌尿外科医护人员仍第一时间给予患者输血、补液、止血等积极地对症治疗,稳定住患者的生命体征。

  当了解到李大爷长期忍受病痛折磨迫切希望治疗后,泌尿外科医生认真评估了李大爷的病情及身体情况,并完善了相关检查,确诊李大爷得的是膀胱癌。医生们一边积极纠正李大爷的重度贫血情况,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疏导,稳定情绪,一边展开充分的术前准备,并邀请综合内科、麻醉科等科室多次会诊。

  经过反复的术前讨论,并对术中、术后各类突发情况拟定详尽的应对措施后,制定出周密、完善的手术方案。

  正当治疗有序开展时,李大爷的病情屡屡加重,泌尿外科医护人员通力协作,紧急为贫血中的患者行无痛性电子膀胱镜检查。膀胱镜下,可见膀胱侧壁黏膜广泛生长绒毯样膀胱肿瘤。次日,李大爷好不容易升起来的血红蛋白再次下降到入院时的水平,证明患者体质差、病情危急,又再次输血。后经过积极对症治疗,李大爷的病情终于趋于稳定。

  经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取得了患者的绝对信任,手术按照既定方案实施。

  老人在手术前,表现出恐惧和情绪不稳定,医生和护士用拥抱化解了老人的恐惧,让手术室不仅仅只有冷冰冰的器械,还有温暖的人心。

  泌尿外科李鑫主任团队历经约3个小时的手术,成功为这一膀胱癌重度贫血患者实施抢救性腹腔镜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手术。术中可见左侧输尿管扩张,膀胱左侧壁与周围组织粘连明显,在彻底行全膀胱切除术后,又细致地进行了标准化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中出血约200ml,切除后可见膀胱内大小约6×5×4cm的肿瘤。术后即刻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为87g/L,术前为78g/L,证明术中、术后血色素未下降。

  术后第一天,第二日复查各项指标均较前好转。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术后一周,李大爷的各项生理指标均恢复正常,术后两周便恢复出院,患者及家属还赠送一面锦旗以表达对泌尿外科全体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

  传统的开放膀胱全切术,手术切口大,术中组织损伤重,出血较多,住院时间较长。而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术则是在腹壁上打几个“钥匙孔”,内窥镜放大下分离及切割组织更精细,具有手术切口小,组织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肠功能恢复快,伤口疼痛少的优点。但是,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术在手术难度及手术复杂性上皆成为学术界公认的难度最大的腹腔镜手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