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成为全国第二批安宁疗护试点地区---安宁疗护护航人生“最后一公里”
作者:
当生命即将走到尽头,自知时日无多时,如何度过最后的日子?在专业的护理下,有尊严、平静安详地走完人生终点是每个人的希望。近日,包头市开展全国第二批安宁疗护试点地区基线调查培训,更多的医疗机构将提供这样的临终关怀服务。包头市肿瘤医院作为此次开展的安宁疗护基线调查工作的主要力量之一,将会更好的为临终患者服务。
善别善生——呵护患者生命尊严
不久前,35岁的小花,在市肿瘤医院安宁病房安详离世。
她是一名晚期卵巢癌患者。小花临终前,在科室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走得很平静。
从患病起,小花就在市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治疗,只要提到她,科室的医护人员就会想到她那双笑眯眯的双眼,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小花最大的爱好就是享受“美食”,由于病情不断恶化和不可逆转,她出现了肠梗阻,被迫进行胃肠减压和禁食水,这让小花痛苦不堪。
住院期间,王悦经常去看她。
王悦是市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的一名护士,在她从事安宁疗护工作中,她对生命有了别样的理解。
为了圆小花爱吃的梦想,王悦和医护人员讨论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让她买一些最想吃的食物,嚼一嚼再吐了,这样既可以过一过嘴瘾,又不会影响病情。这个建议,让小花惊喜万分,心情也好了很多。
王悦看着她开心的样子,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因为就在此时,小花的腹水化验单出来了,腹水内查出大量癌细胞。
随后的日子里,小花开始高烧不退。
一次,她握住王悦的手说:“你是我见过的最好的护士,只可惜我很快就见不到你了。”说完,两颗大大的泪珠从眼角滑落到枕头上。那天,她们聊了很久。聊了小花痛苦的婚姻,以及她未完成的心愿。
小花说:“我有一件很好看的碎花裙,一直没舍得穿,如果有一天我真的走了,我希望穿上碎花裙”。王悦听后,默默记在心里。
没过多久,小花离世,她走的时候穿着那件碎花裙,美丽又安详。
此后,王悦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小花妈妈家,排解她失去爱女的悲痛,并以专业的居丧期护理知识,协助她正确抒发悲伤,引导她尽快走出急性悲伤期。
从一名普通护士,到安宁病房护士,王悦经历了患者生死后,豁达了很多。
王悦说:“我愿意做一个温情的摆渡人,温情送他们至人生彼岸的路口,不言再见,只说祝福。”
温情的摆渡人——安宁疗护工作者
2019年6月,根据相关文件,市肿瘤医院作为自治区首家肿瘤专科医院,率先开展安宁疗护工作,成立安宁疗护领导工作小组并选定试点科室。
市肿瘤医院护理部主任韩爱玲介绍,在癌症的终末期,往往医疗手段会显得苍白无力,医生的抢救并不能让患者起死回生,面对人财两空的境遇、家庭的痛苦、家人的悲楚,安宁疗护给出了解决答案。
为此,市肿瘤医院成立安宁疗护团队,有12位护士担任主力。患者从入院开始,团队成员开始进行一对一的服务,包括症状管理,舒适护理,人文关怀,生死教育,临终关怀,心愿达成,哀伤辅导等一系列护理工作。每一项护理内容都做好病例记录,尤其是在哀伤辅导方面,对于丧亲者的关怀从未中断,每周电话随访一次,每月进行家庭探访一次,给予丧亲者更多的温暖和陪伴,让家人可以更快更好的回归社会。
目前,该团队完成安宁疗护个案20例,正在跟踪护理13位患者。
韩爱玲介绍,针对安宁疗护专业,医院有计划地选送专科业务较强的护理骨干外出参加全国以及其他省市的肿瘤患者晚期照护、临终关怀培训学习,了解最新安宁疗护知识理念。
2019年6月,消化肿瘤内科一名专科护士,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安宁疗护的培训学习,回院后与全院护士分享所见所学所想所感,传授工作理念,掀起了安宁疗护学习的新高潮。
2019年7月一名护士长,到广东汕头参加中华护理学会举办的全国安宁疗护大会,并在大会上做题为“生死教育的意义”的课题报告,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安宁疗护专科护士进行了共同的交流与学习,交流返院后,将所学内容与全院护士进行分享学习,使相应的护理专科同质化、规范化。
包头市肿瘤医院是内蒙古自治区护理学会安宁疗护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在2019年7月承办内蒙古自治区护理学会肿瘤护理、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安宁疗护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来自全区各盟市共180余护理同仁参加会议。2019年10月10日,在世界第15个安宁疗护日到来之际,市卫健委领导莅临该院,对安宁疗护工作进行了调研与指导。
市肿瘤医院在开展安宁疗护工作中,护理部牵头成立了“肿瘤患者心灵驿站”和“爱心小屋”,时间无情人心却有情,疾病无爱人心却有爱。“心灵驿站”定期组织肿瘤患者晚期症状管理的专题讲座,举办心理沙龙活动,让患者倾诉治疗疾病心路历程,分享案例。
生命尽头也能“遇见”幸福
那么,究竟什么是安宁疗护?开展安宁疗护工作有什么意义?
据了解,安宁疗护是为疾病终末期或老年患者在临终前通过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护和人文关怀等服务,以提高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也有助于减少无意义的过度治疗,减少资源浪费。
安宁疗护旨在为疾病终末期或老年患者在临终前提供的积极且人性化的健康照护实践。以维护病人最佳的生存质量和生命尊严为目标,以患者和家属为中心,以多学科团队协作的方式进行。医护人员主要通过控制躯体疼痛,缓减不适症状,提供舒适照护,帮助病人及家属处理心理、社会和心灵上的“痛苦”问题,全程陪伴病人走过人生最后旅程,并辅导家属健康面对未来的生活。
包头市卫生健康委相关科室负责人表示,包头是较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截至2018年底,包头市户籍人口相对2013年减少1.34万人,而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却增加了8.34万人,占户籍总人口比例高达21.9%,高于自治区和国家平均水平。如何实现和推进健康老龄化、积极服务老龄化是包头市老龄健康工作下一步的重点课题。
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在6月10日召开的发布会上表示,目前中国的安宁疗护机构数量严重不足,难以满足老年人的迫切需求,今年将在上海市和北京市西城区等71个市(区)启动第二批试点,并尽快把安宁疗护在全国全面推开。包头市被确定为第二批安宁疗护试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