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胃部健康,预防胃癌,从生活中点滴做起!
作者:
华云旗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胃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60岁多见,男多于女,约为2:1。因此,重视早期胃部疾病的筛查对早期胃癌的早诊、早治疗具有很重要意义。
一、胃癌发病的影响因素
1、地域环境及饮食生活因素(30%):
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长期食用薰烤、盐腌食品的人群中胃远端癌发病率高,吸烟者的胃癌发病危险较不吸烟者高50%。
2、幽门螺杆菌感染(20%):
我国胃癌高发区成人Hp感染率在60%以上。幽门螺杆菌能促使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及亚硝胺而致癌,Hp感染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加上环境致病因素加速黏膜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导致畸变致癌。
3.癌前病变(20%):
胃疾病包括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部分切除后的残胃,这些病变都可能伴有慢性炎症过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或非典型增生,有可能转变为癌。胃黏膜上皮的异型增生属于癌前病变。
4.遗传和基因(10%):
胃癌病人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其胃癌发病率较高。因其直系亲属具有一定的生活方式的相似性,所以胃癌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
二、如何预防胃癌:
胃癌的病因复杂,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应开展二级预防。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是指设法控制和避免已知的可疑致癌因素。二级预防是在自然人群中发现易感个体,并予定期随访检查,以期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1.一级预防
(1)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多食过度刺激性饮食及熏制品。节制烟酒,定时饮食,防止暴饮暴食,以减少胃炎及胃溃疡的发生。
(2)改变传统的盐腌或烟熏等保存食物的方法,广泛应用冰冻保鲜储存法。
(3)减少食物中盐分的摄入,每天摄取量控制在6g以下。
(4)经常食用新鲜蔬菜及水果。
(5)多食牛奶及奶制品。
(6)增加食物中新鲜鱼、肉等蛋白质的含量。
(7)经常食用大蒜。
(8)根除胃内HP感染。对长期治疗无效的胃溃疡或大于2cm的胃息肉的患者均应及时手术治疗,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应定期随访作胃镜检查,都具有一定的预防意义。
2、二级预防
(1)胃癌预防的关键问题在于早期发现。凡年龄在40岁以上。有较长时间胃病史者,或近几个月出现明显胃部症状者,应列为普查对象。
(2)由于早期胃癌常无明显症状,中晚期胃癌的症状也无特异性,因此易被误诊为胃炎或胃溃疡等慢性胃病。高危人群应行胃镜或钡餐检查,以减少漏诊,提高门诊病人中的胃癌早期诊断率。
(3)做好随访:已知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残胃、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及不全结肠型肠化病人,胃癌的发病率较高。因此,对上述胃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进行积极治疗、定期随访检查。
上一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