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生命腺 关注男性健康”2021年世界抗癌周系列活动---包头市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前列腺癌公益筛查系列活动第六期

作者:

张瑶

    2021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世界癌症日”的活动主题为“关爱患者,共同抗癌(I am and I will)”。中国抗癌协会作为国际抗癌联盟的会员单位,响应其号召,在国内组织开展一系列科普宣传活动。活动内容聚焦主题并结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癌症防控措施建议,开展科普宣传、患者教育、媒体访谈等宣教活动,以推动我国癌症防控事业的发展。
    包头市肿瘤医院积极响应中国抗癌协会号召,于近日在医院门诊楼一楼开展以“一年一次PSA筛查,守护男性的生命腺”为主题的前列腺癌大型公益活动,为医院所有男性医护人员及其男性家属免费做PSA检测。此次活动以前列腺癌“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为目的,包含前列腺癌公益疾病教育、PSA筛查及义诊活动,让患者有机会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前列腺癌是我国男性泌尿系统中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且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递增,根据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发表的一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前列腺癌的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达到13.33/10万和3.32/10万,且2/3患者初诊时已属晚期或局部晚期前列腺癌,95%以上确诊的病例在45-8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岁。错过了最佳治疗机会,晚期前列腺癌的致死率也相对较高。前列腺癌早期症状隐匿,容易被忽视,而中国公众早期筛查意识薄弱,是前列腺癌致死率高于欧美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前列腺癌筛查主要有两个手段:一是直肠指检。是指由医生将手指伸进肛门,感受前列腺的大小、质地,有无结节等;二是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筛查。普及PSA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前列腺癌,尽早治疗,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推荐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血清PSA筛查,检测结果作为临床监测前列腺癌的重要指标,能够有效提示前列腺恶性病变情况,为及时治疗提供依据。50岁以上男性应每年进行一次PSA筛查。前列腺癌高危人群主要指有前列腺癌家族遗传史的男性,则应从45岁起每年坚持做PSA筛查。血清PSA>4.0μg/L是PSA筛查指标的临界值,如超过这一指标的人群,需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男性进入中年以后,需重视自身健康。除了定期体检之外,还应注意合理膳食,尽量低脂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做到不吸烟、不酗酒,注重体育锻炼,避免久坐,建立并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全程管理和精准治疗是前列腺癌防治的关键。一般来说,早期确诊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预后效果较好。一旦确诊时处于中晚期,基于多学科协同的内分泌治疗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从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到康复的诊疗一体化对前列腺癌防治很关键。同时,前列腺癌的治疗还趋向于精准化,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基于男性在家庭中承担很多家庭重任和压力,关注男性健康和生命腺,在提升人民群众疾病认知的同时,也帮助专业医疗人士更深入的了解患者,这对于提升我国前列腺癌的防治水平有着深远意义。
PSA筛查指征:
1)50岁以上男性伴有下尿路症状
2)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应提前到45岁
3)直肠指诊或B超提示前列腺异常的男性
检测频率:建议每1-2年检测1次
PSA正常值判定:
<4ng/mL 认为正常
4-10ng/ml 可能提示前列腺癌需进行专业评估
>10ng/ml 高度提示前列腺癌
本次系列筛查活动覆盖锦林社区,迎宾社区,高油坊村,肿瘤医院医护职工及家属,覆盖240名社区人员及医院医护人员,检测出PSA4-10ng/ml灰区人员25人,PSA大于10ng/ml的人员10人,确诊早期前列腺癌3人,晚期1人。通过此次系列活动,提高男性及家属对前列腺的关注,早筛早诊,提高5年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