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淋巴瘤日|带你认识这位“肿瘤君”

作者:

每年的9月15日,为世界淋巴瘤宣传日。
据统计,全世界每9分钟就有1名淋巴瘤新发病例。
它已跻身我国恶性肿瘤前十名,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里排名第二。
淋巴瘤的发病年龄以中老年最为多见,也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什么是淋巴瘤
     不久前热播的电视剧《向阳而生》和前几年屡获好评的电影《滚蛋吧,肿瘤君》的原著作者熊顿就是淋巴瘤患者,去世时年仅30岁。
     从央视主播罗京、内地演员李钰、一级表演艺术家廖丙炎、香港著名作词人林振强,再到90后美女演员徐婷等都是因为淋巴癌去世,淋巴瘤也成为让人“恐慌”的疾病。
     王亚兰介绍,淋巴结是人体的免疫器官,分散在全身各处淋巴回流的通路上,它与淋巴管相通,是淋巴回流的重要滤器,是维护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屏障。人体内有数百个淋巴结,其中位于体表的称为浅表淋巴结。健康人浅表淋巴结很小,直径多在0.5公分以内,不容易摸到。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淋巴瘤(Lymphoma),也就是淋巴癌,是血液系统的恶性疾病之一;如果淋巴细胞发生了恶性病变,不受控制的生长,就是得淋巴瘤。这些癌细胞等于是我们免疫系统的叛军,可以随着淋巴系统全身跑,四处破坏。
淋巴肿大不一定是淋巴癌
     当淋巴结肿大时,可摸到皮肤下有圆形、椭圆形或条索状的结节,尤其颈部、颌下、锁骨上窝、腋窝、腹股沟等处最容易摸到。
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因主要分为三类:
     炎症反应:如急性和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等;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肿瘤细胞淋巴结转移或淋巴瘤。
     因此,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淋巴瘤,但是,王亚兰说,淋巴瘤的表现之一是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肿大很常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人群,可见于多种疾病,当我们发现淋巴结肿大时,要积极就医,查明原因。
     “有效确定肿大的淋巴结的性质尤为重要,专业医生可以从肿块出现的时间长短、肿块软硬度、有无疼痛、肿块是否变大增多、全身有无其他不适等几个方面,大致判断其良、恶性,但也需要通过各种检查手段从而进行综合考虑,淋巴结的病理活检是最终标准诊断方法。
     如果出现没有原因的长期发热、盗汗、体重减轻或出现无痛性的淋巴结肿大等,就应该尽早到医院就诊。 ”王亚兰说。
淋巴瘤的治疗
     据了解,淋巴瘤是我国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生活节奏的加快,淋巴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淋巴瘤发病率年增长率为5%,是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淋巴瘤发病率为0.02%,每年新发病例2.5万人,死亡2万人。
     目前淋巴瘤的治疗是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生物治疗、免疫治疗、细胞治疗、干细胞移植等。丰富的治疗手段也使得淋巴瘤的生存期较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尤其近年来淋巴瘤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霍奇金淋巴瘤80%可治愈,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虽不如霍奇金淋巴瘤,但也有50%-60%病例可以治愈。
     因此早发现规范诊治是淋巴瘤治疗的关键。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熊顿生前曾形容自己的生活为“晨昏颠倒,三餐不定。熬夜K歌、聚餐喝酒。经常加班”,显然,这种生活方式很不健康。
     那么如何预防淋巴瘤,王亚兰建议:
1、及时治疗炎症
某些细菌、病毒感染,常被认为是淋巴异常的因素。感冒、溃疡等感染性疾病最好及时治疗。
2、躲开有害化学物质
一年中染发最好不超过两次;少接触有机溶剂、杀虫剂、除草剂等,装修材料选择环保型,  新装修的房间要充分通风。
3、学会自我减压
淋巴瘤也是一种“压力病”,应避免熬夜,注意劳逸结合,多锻炼身体
4、避免高脂饮食
吸烟及高脂肪饮食也可增加患淋巴瘤风险。建议多吃新鲜果蔬, 减少脂肪摄入,少吃腌制食物。
5、多做有氧运动
淋巴保健需要较为剧烈的全身有氧运动,或者做一些瑜伽、普拉提等进行腹式呼吸锻炼。
6、每年体检一次
定期体检对于预防淋巴瘤这种比较隐蔽的肿瘤帮助很大。临床上,活检病理是诊断淋巴瘤最关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