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万元零食,她的生命定格在21岁

作者:

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零食种类也愈发繁多
然而,殊不知,这些每天不经意吃进来的东西很可能会伤害你的胃。
 
 
21岁大三学生患癌不幸离世
      21岁的小娜如果还活着,今年应该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然而她的生命却定格在了2020年的冬天。
      2020年8月份,正在上大三的小娜突然腹部疼痛难忍,在学校附近诊所治疗了一段时间也不见好转,而且症状越来越严重。8月底,家人带着小娜去北京求医,被确诊为胃癌晚期。10月份,小娜在妈妈的陪护下回到包头市肿瘤医院在消化肿瘤内科进行住院治疗。
      包头市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谭亚琴在询问小娜病史时得知,小娜从小就爱吃零食,上大学期间更是麻辣烫、烧烤不离嘴,再加上家里条件好,小娜每个月花在零食、外卖上的钱就超过万元。
     “小娜患胃癌病因是综合的,但目前判断,这和她总吃零食、熬夜脱不了干系。现在胃病的发病率呈现低龄化趋势,最小的胃癌患者才5岁。大部分患儿都有一个共同点,不爱吃正餐,总拿零食当饭,尤其垃圾食品吃得多。”谭亚琴介绍。
     得知女儿平时最爱吃的零食有可能是患病元凶之后,小娜的妈妈后悔不已。然而此时小娜已经是胃癌晚期,虽经医院全力救治,仍不幸离世。
谨防“病从口入”
     有一句俗语这样讲“病从口入”,不当的饮食习惯是导致胃病的因素之一。
     谭亚琴介绍,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当前全球每年约100万人患病,我国就占到一半。大约每分钟就有1人因此死亡。在所有癌症中,胃癌与吃的关系最为密切。
那么哪些因素易导致胃癌的发生呢?
1、长期吃腌渍、熏制、高盐食物。
     腌菜、熏肉等腌制食品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和二级胺,在胃内适宜酸度或细菌的作用下,能合成亚硝胺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致癌性。
     加工类食品如肉干、饼干、蜜饯等,往往也含有大量亚硝酸盐,不宜过多食用。
2、吃剩饭也是非常不好的习惯。许多人为避免浪费,经常食用剩饭剩菜,然而,剩菜剩饭即使经过再加热,也会增加罹患胃癌的风险。
3、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是导致胃癌的重要因素,分餐制和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防止幽门螺旋杆菌传播的有效方式。早在1994年,幽门螺杆菌就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第一类胃癌致癌源。
4、不吃发霉变质的食品。霉变是由污染霉菌所引起,霉菌中有些是产毒真菌,是很强的致癌物质,同时某些食物在产毒真菌作用下,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和二级胺,进入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胃又可合成亚硝胺类化合物而致癌。
5、酗酒
     如果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酗酒一样会使得胃癌发生的风险更大。著名胃癌研究机构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医学院发现,幽门螺杆菌阴性的酗酒者和豪饮者与不饮酒者相比较,患胃癌的风险均超过三倍。
     高浓度白酒可以直接损伤胃粘膜,长期酗酒者胃癌发生风险增高可能与酒精直接损伤胃粘膜,造成的慢性胃炎有关。
 
爱吃腌制品、高盐食品、或其他亚硝酸盐含量高的食物怎么办?
     食物中含致癌物不等于吃了就会得癌症。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人,由于各人接受致癌物数量有大小、个人对致癌的易感性和免疫功能不同,发病情况也很不一致。但是,还需提倡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 
     爱吃腌制品、高盐食品、或其他亚硝酸盐含量高的食物的人群,只要不放纵自己长期大量的吃,偶尔解解馋并不会致癌!
     维生素c还可以阻断亚硝酸盐和胺类物质的结合,所以嘴馋的时候配合一点VC含量高的物质,也更安全哦!
     谭亚琴建议,成年人每人每日摄入盐不该超过6g。定期体检,胃镜是发现疾病的重要检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