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包头到上海,他们每个人都是英雄!

作者:

高辉

     “患者基本都是高龄老人,病情都比较严重,但相信我们能出色完成任务。”高辉说。
高辉是包头市肿瘤医院肿瘤综合内科副主任,是包头支援上海医疗队包头市肿瘤医院医疗队的领队。
     上海疫情,牵动全国人民的心。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4月26日,内蒙古派出900余名医生、护士、卫生技术人员组成的援沪医疗队驰援上海。这是自驰援湖北和驰援吉林后,内蒙古派出人数最多的一次跨省抗疫医疗支援队伍,其中包头市肿瘤医院派出24人。
     经过短暂的休整和严格培训,4月29日,医疗队正式进驻张江方舱医院。
     初到上海,随即投入工作,工作千头万绪、繁冗多变,每个人压力都很大。
     特别是领队高辉,所有工作都需要他来协调,压力可想而知。“医院的领导,以及整个援沪医疗队相关领导,都给我提了很多中肯的建议,并在很多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让我很快进入工作状态,全身心的投入到抗疫工作中去。”
     回想起刚进入方舱医院时候的情景,高辉说,作为此次领队,他感谢医院领导感谢所有队员,领导的关心,队员的支持,他才能顺利开展工作。
     在方舱,高辉和所有队员一起,并肩战斗;出舱后,又和大家一起培训、开会,互相交流讨论。
     虽然大家都是一个医院的同事,但分散在各个科室,平时交流并不是很多,彼此更谈不上熟悉。这次大家一起支援上海,成了“战友”,大家并肩战斗。
     感情迅速在“战斗”中升温,大家互相帮助,相互关心。
     这是一支奋战在上海战疫中的“精锐部队”。
     队员里年龄最长的是副领队张辉,张辉是影像科医生,看CT片子是他的专业强项。关键时候总能提出一些很有建设性的建议。平常帮助领队高辉协调物资保障、人员沟通方面,总能做到面面俱到,让人心服口服。此外,他和另外一名队员负责整支包鄂联合医疗队的整体核酸采样工作,包括70多名队员的个人采样以及驻地酒店、接送队员车辆多处的物表采样。
     面对的都是进出方舱工作的队员,风险高,工作强度大。每天两次采样,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上海天气闷热,每次采样结束衣服都湿透了。
     张辉没有任何怨言。
     每次都能准时站到采样点,按时完成任务,从未出现一丝一毫的差错。张辉还负责与4名接送司机的协调沟通工作,司机每天往来方舱与酒店之间,感染风险高;另外,酒店经常有各种防疫物资送来,接收的每件物品都要经过严格的消杀。张辉以他的细致认真,一丝不苟,为整个医疗队的安全构筑一道牢不可破的防线。
     周水英护士长也是一名副领队,因为医疗队的成员绝大多数是护理人员,与护理团队交流、沟通以及磨合的工作基本由她完成。为了防止大家思想压力过大,周护士长逐一和队员们谈心,帮大家缓解压力,大家很快打消了恐惧或者顾虑,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进舱工作风险高,周水英担心队员们防护不到位,或者在舱内遇到困难无法及时解决,她每日都会和值班人员一起进舱,并肩战斗。监督队员穿脱防护服,防止职业暴露。大家私下里说她成了老妈子,她却说,她必须为每一个队员负责。
     白洁是医院的麻醉师,韩来福是超声科医师,如今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抗疫战士!因为工作需要,包头医疗队和鄂尔多斯医疗队被分配到一起负责方舱医院其中一栋楼的新冠患者的收治。医生配比严重不足,白洁和韩来福主动请缨,要求进舱工作。
     “我俩都是党员,现在医疗队有困难,我们必须去!”
     两位非临床专业的大夫迅速转换角色,投入战斗!
     杨淑利和吴云涛是都是护士长,来到上海以后,负责医院24个人的防护培训、防护质控及各类感控防护的指导,她俩特别认真负责,根据上级感控部门的指示或者建议,借鉴并制订了个体化的的防护流程。监督每一位队员练习穿脱防护服,并要求100%达标。同时还逐屋检查队员的房间细化分区执行情况。认真、负责,是大家对她们的一致评价。
     队员白玲和赵美丽,两人既要协助张辉负责酒店两支医疗队队员每日的核酸采样任务,还要轮流进舱参与值班,此外,白玲还要负责队员每日健康监测的上报,赵美丽还要负责酒店物资的接收、统计以及发放。忙!但是她们总能在各个角色间自由切换,高标准完成各项任务。几天前,白玲脚上裂开一个口子,为了防止感染,无法进舱工作,但她还是拐着脚积极在驻地做其他工作。
董玲玲是“小秘书”,不仅要进舱倒班,还要协助周水英完成各项工作,包括各种表格的制作,大家都开玩笑说,小董是个“小秘书”。当遇到突发状况,需要马上完成工作,董玲玲总是抢在最前面,“队长,我来做!”
     沈燕婷是援沪医疗队临时党支部的宣传委员,她年龄最小,但是坚决服从上级领导安排部署,勇于担当,冲锋在前。主动要求进入方舱工作,充分发扬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我是党员,又最年轻,身体扛得住,有事我先上。”
     疫情面前,每个队员都是战士,每个战士都是英雄。
     他们不畏艰险,冲锋一线,领队高辉内心被他们的医者大爱感动着。 
     护士杨天惠、刘娇都是年轻妈妈,但接到通知,她们毅然决然投入援沪医疗队伍中。
     李琴是中医肿瘤科的一名护士,此次援沪任务一下达,她毫不犹豫,积极响应。到了上海大家才知道,李琴的丈夫工作繁忙,孩子中午饭都没办法解决,只能由科里同事轮流送饭。
     刘国栋大夫和护士程霜霜、李欣同在一个组上班,他们是队里的乐天派,工作之中,配合默契;工作之余,插科打诨,自娱自乐。还会不定期给大家拍一些美美的、搞笑的照片,让大家立马忘记了工作的劳累和紧张。
     24个人,每个人都是英雄。高辉说,到上海之后,记住每个人的名字,成了他强迫自己必须完成的一项工作,张燕、王健、侯巧玲、赵敏、石岩、郭丽、周丽丽,之前不熟悉甚至没一点印象的同事,如今成了“亲密战友”。在他心里,每个人都是勇士,每个人都是英雄!他们无愧于白衣天使这一神圣的职业。
     5月9日,包头市肿瘤医院医疗队完成张江方舱医院的工作交接,进入定点医院开展新的救治工作,这次,他们负责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患者大多是高龄老人,大多有严重的基础病,任务很重,但大家都信心满满——因为他们是“精锐部队”,他们身后,是医院领导同事的支持,是家人朋友的关心,他们相信,一定能早日战胜疫情,早日回到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