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中查出“肺结节”?专家提醒:别急着手术!
作者:
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对自己的健康也越来越重视。
很多人都在自己体检报告上发现了一个问题:显示有肺结节。
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
什么是肺结节?难道是肺癌?
平常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
肺结节到底是不是肺癌?
体检查出肺结节应该怎么办?
包头市肿瘤医院放射影像科副主任庄翔为您解答疑惑。
检查报告让他放了心
56岁的赵先生人到中年事业有成,是家里的顶梁柱,2022年底,赵先生在一次体检中发现有肺结节。得知这一“噩耗”之后,他心情焦虑,非常沮丧,还联系了在北京的同学,想去北京肿瘤医院做手术并进一步治疗。
为明确肺结节的性质,2023年2月3日,赵先生到包头市肿瘤医院复查。包头市肿瘤医院放射影像科医师了解患者病情后,在张强主任团队的指导下,对赵先生进行胸部薄层低剂量CT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及图像人工智能辅助肺结节分析,CT图像显示为右肺上叶后段单发类圆形纯磨玻璃密度结节,直径6mm,其内没有实性成份,边界清晰,诊断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
拿到检查报告和数据后,包头市肿瘤医院放射影像科医师为赵先生做了详尽讲解,经过沟通,赵先生的紧张情绪明显放松。
目前,赵先生按照复查要求定期来包头市肿瘤医院复查,肺结节一直无变化。放射影像科团队对肺结节的精准诊断,消除了病人的恐慌,避免盲目手术带来的伤害。
发现肺结节应该怎么办
包头市肿瘤医院放射影像科副主任庄翔介绍,很多人一看到自己肺部有小结节,就想赶紧手术切除,以免除后患。我们对待肺结节的态度应该是重视,但也不是所有肺部小结节都要进行治疗,而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果是非常小的肺部小结节(首次发现不超过1厘米),通常不需要进行任何处理,定期观察即可。
需要特别关注的一种结节是磨玻璃结节,如果在连续的CT观察中都能监测到,并且在1年~2年内都变化不大,我们就要高度怀疑这个肺结节是早期的肺癌或癌前病变。但不用太紧张,之所以观察很长时间结节变化都不大,是因为肺癌在这个阶段的发展是非常缓慢的,等发展到能转移威胁人生命的阶段要十几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所以在这个阶段有充分的时间观察,不用急于治疗。
相反,如果发现肺部的磨玻璃结节在随后的CT观察中短期内出现了明显变化,比如增长得特别快,或明显缩小甚至消失,或位置、形态发生改变,那这个结节基本就是良性的,有可能是炎症或肺内的出血。
需要注意的是,观察并不意味着忽视不管,通常需要进行定期复查。
庄翔介绍,像赵先生这样定期随访的患者,在随访中,如果肺结节出现增大、增实、增强、增粗等特征后,需要引起注意,因其有向原位腺癌转变的可能。
重视早期筛查
肺癌是高发疾病,早期筛查十分重要,低剂量CT可以早期识别出无临床症状的肺癌患者,使其在肺癌风险分层中的高风险人群中获益。
庄翔介绍,肺癌的高风险因素包括:①年龄50-74岁,长期吸烟患者。②肺癌家族史。③慢性肺疾病。④空气及环境污染。⑤职业风险。高危人群建议每年1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
在肺癌的早期筛查阶段,多个指南均推荐对于高危人群使用低剂量CT进行筛查,不推荐使用胸部X线进行肺癌筛查。包头市肿瘤医院最新引进飞利浦64排CT,可以进行薄层低剂量CT扫描,准确对肺结节进行定性诊断,在人工智能肺结节检测分析软件的辅助下,检出肺结节敏感度、准确度均显著提高。包头市肿瘤医院放射影像科整合高科技卫生资源,利用高科技医疗成果为患者服务,实现癌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想要预防肺结节的发生,首先要做到戒烟,拒绝二手烟,做饭时尽量佩戴口罩,减少油烟的吸入,养成在室外污染环境中戴口罩的好习惯。其次要保证良好的作息时间,不熬夜,多运动,增强心肺功能。再次要保持心情愉快,清淡饮食。最后定期体检。以上这些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大家保持身体健康。”庄翔说。
医生提醒
庄翔说:“我们遇到肺结节,也不要恐慌。在我国,正常人群肺结节检出率为20%~40%,而最后病理确诊的肺癌的患者仅为筛查总人数的1%~2%,大于90%的肺结节是良性的,而且纯磨玻璃结节只有9%会在5年中进展,这种结节手术后,其5年生存率也是没有影响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尽早手术治疗并没有多大意义。但是筛查肺结节需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进行定位、定量、定性诊断,有助于帮助患者制定随访时间、策略和临床干预时间及方式。”
今年底,包头市肿瘤医院将引进世界先进飞利浦能谱皓克CT和西门子3.0TVida高端核磁,将在肿瘤筛查、诊断和疗效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相关链接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肺癌数78.7万,每年因肺癌死亡的人数超过63万。平均每分钟就有一个人因肺癌去世,并且女性患肺癌的比例越来越高。
2023年2月4日是第24个世界癌症日。作为国际抗癌联盟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起的肿瘤防治公益活动,世界癌症日旨在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和参与肿瘤防治事业。今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题为“整合卫生资源,医疗人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