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比癌王!这种淋巴瘤预后最差,爱找中年人!
作者:
淋巴瘤,大家都不陌生,也知道很多淋巴瘤经过规范治疗是可以治愈的!但是,你知道淋巴瘤中还有一种恶性程度极高、堪比癌王的类型吗?它就是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近日,加拿大和美国合拍剧《最后生还者》演员泰丝就因这种病去世,终年45岁。
包头市肿瘤医院淋巴乳腺肿瘤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王亚兰强调: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虽然发病率很低,但好发于中年人,诊断和治疗也有其特殊之处,患者常因认识不足而走了弯路,应引起重视。
发病率较低,约占4%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淋巴增生性疾病,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4%、结外淋巴瘤的4~6%,发病率很低。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多发于50~60岁人群,以男性居多。“这个年龄段正是家里的顶梁柱,得了这种病会给家庭带来毁灭性打击,一定要关注。”王亚兰介绍,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免疫缺陷,自2000年以来,发病率一直在以每年1.6%的速度增长,特别是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和老年人中。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因病灶累及的区域不同,如大脑、眼、脊髓神经、软脑膜等,临床表现也不同,10~20%患者以视觉改变(如飞蚊症、视力模糊、视野缺陷、视力下降等)为初诊主诉,有的患者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有的会有听力下降、走路不稳甚至偏瘫症状,有的出现颅内压增高等。王亚兰表示,得了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
预后极差,半数患者熬不过两年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属于一种非霍奇金淋巴瘤,复发率高、预后差,50%的患者两年内会肿瘤复发甚至死亡,名副其实为淋巴瘤中预后最差的一种,堪比癌王!
在医学不断发展的今天,为何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预后会如此之差?
王亚兰解释,淋巴瘤的预后与很多因素相关,如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疾病的分期、分型等。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恶性程度高,它长在大脑中,大脑属于人体的免疫豁免区,极少有免疫细胞,免疫系统对其作用很弱,也就无法对抗大脑中变异生长的肿瘤细胞。加之大脑组织非常精密、复杂,手术风险和难度极大,血脑屏障还导致药物很难进入到这里并达到治疗浓度,预后差就可想而知了。
“除了大脑外,眼球、睾丸和胚胎也是人体的免疫豁免区,发生在睾丸的淋巴瘤预后也极差,紧随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之后,就是同样道理。”王亚兰解释说。
头颅核磁检查为主,精准诊断较难
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长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以脑部肿瘤居多,头颅核磁是最主要的检查方法。
“与普通CT包括PET-CT相比,头颅的增强核磁更容易发现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王亚兰介绍,90%以上的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都是B细胞淋巴瘤,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最多,但也有其他类型的,需由神经外科行头颅的立体定向穿刺,通过活检确诊病理类型,才能精准诊断,进而规范治疗。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是长在脑部的肿瘤,有的病灶位置特殊,行立体定向穿刺非常危险,也有患者体质较弱,无法配合穿刺活检手术,诊断就比较困难了。”王亚兰介绍,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目前国内、国际上都有不少探索和尝试,比如通过腰穿取脑脊液,通过检查脑脊液的一些标记物或者做多基因筛查,进行补充诊断。
王亚兰特别强调,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诊断前,慎用激素!“在做立体定向穿刺手术诊断前,有时为了降颅压、缓解脑水肿等症状,会用激素进行治疗,这是不可取的。”王亚兰解释,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对激素非常敏感,使用后肿瘤可能缩小甚至消失(不意味着治愈,会很快再次生长),给诊断带来障碍,延误治疗。
大剂量化疗为主,避免陷入误区
王亚兰强调,中枢神经淋巴瘤的治疗,应以药物治疗为主,不宜手术!“脑部淋巴瘤生长很不规则,像扎根一样,会深深地侵入到脑组织中,手术很难切除干净,还会使脑组织受损,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功能缺陷。药物治疗治疗是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
“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标准的淋巴瘤化疗对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作用极为有限。因此,临床上常规以大剂量的甲氨蝶呤为基础的化疗作为首次透导治疗,这样才能突破血脑屏障,使病情快速缓解,后期再以自体干细胞移植和更强的化疗为巩固治疗,或全脑放疗巩固治疗,但放疗对脑神经的损害较大,患者可能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王亚兰说。
一位女性患者出现脑部相关症状后经核磁检查发现脑部病变,在我市一家大医院神经外科做了穿刺活检,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患者等病理结果的那几天病情突然加重,转到我们这儿时已经处于昏迷状态,病情危重,无法进行大剂量化疗,治疗难度很大。”王亚兰说,科里经过认真评估后,决定使用副作用很小的靶向药物。药物从鼻饲管里打进去后,第三天患者清醒,一周后能坐起来,半个多月后带药出院。
“现在已经过去一年多了,患者的状态还很好。”王亚兰说,近日患者来院做核磁检查时,脑部病灶非常小,几乎看不到,“靶向药副作用虽然小,但作用的时间短,不能停药。由于经济原因,患者已经无法坚持靶向药物治疗,准备回来做大剂量化疗了。”
另外一位患者,行脑瘤手术后病理才确诊为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在包头市肿瘤医院淋巴乳腺肿瘤内科做了大剂量化疗的诱导治疗,后因经济原因没能做干细胞移植和更大剂量化疗的巩固治疗,又不愿意接受脑部放疗,结果三个月后病情复发。“复发后我们使用靶向和免疫药物,到现在一年多了病情还很稳定。”王亚兰表示,如今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治疗有了新的方向,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及与之相关的联合用药成为研究热点,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希望。